6月26日,懷寧縣黃墩鎮藍莓園及種質資源圃項目施工現場機器轟鳴,工人們正搶抓60天建設周期推進土地平整、基礎設施搭建等作業,一片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作為總投資180萬元的懷寧縣鄉村振興重點項目,其由懷寧縣鄉村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與懷寧縣藍莓產業發展服務中心聯合建設,安徽農業大學皖西南綜合試驗站負責運營,依托組培實驗室,打造集藍莓“組培育苗、煉苗選育、種子誘變、航天育種”于一體的現代化農業科研基地,以“科技育苗 + 產業升級”為核心激活鄉村產業振興新動能。
安徽農業大學皖西南綜合試驗站已通過芽變株選育多個藍莓品種,下一步將通過選育培養,篩選適配懷寧氣候與地質條件的本土品種,充實懷寧藍莓種質資源庫。“組培育苗先行,通過種子誘變后,篩選優質品種,擴大生產,獲得穩定性狀的種苗;優質種苗不僅能提升產量與品質,更能從源頭上增強產業抗風險能力。”安農大皖西南綜合試驗站副站長盧秀兵表示,這一技術流程將為規模化種植奠定技術基礎,預計投產后可大大降低本地種植企業藍莓種苗成本,并且帶動周邊幾十戶農戶就業,戶均年增收超2萬元。
眼下項目正按工期推進,待秋季投產運營后,這片凝聚科技智慧的藍莓園將成為懷寧縣產業振興的“新引擎”。以良種培育為支點,項目將撬動藍莓育苗、種植、加工全產業鏈升級,讓“小漿果”真正從實驗室走向田間地頭,成為帶動農民增收、激活鄉村活力的“金果子”。施工方負責人程起進介紹:“我們每天投入30余名工人輪班作業,確保 60 天內完成基地建設,為秋季育苗做好準備。”(通訊員 胡浩)
責任編輯:杜宇